2016年3月18日
2015年,是经济形势复杂的一年,丹江口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十堰市的统一安排部署,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积极适应新常态,全市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转型提质”的发展态势,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宜"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82.04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92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2.31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3]完成增加值63.81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15.5:50.7:33.8调整为14.2:50.7:35.1,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6.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52人。按户籍类型分,乡村人口27.53万人,占59.5%;非农业人口18.73万人,占40.5%。按性别类型分,男性人口23.89万人,女性人口22.3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583人,死亡人口2658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4]为6.13‰ 。
图1:201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市场主体[5]37454户,其中,本年新登记48户。全部市场主体中,企业3385户,个体工商户33644户。企业中,私营企业2362户,其中,本年新登记16户。
全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上涨1.6%,涨幅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 。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5%,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2.55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28.4 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9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35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28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 5.4 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41千公顷;烟叶种植面积 0.0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 0.6千公顷;中草药种植0.3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1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 12.4万吨,比上年增加0.39万吨,增长3.25%。油料产量1.07万吨,比上年减少0.01万吨, 下降1.08 %。(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1)
畜牧、水产业生产稳定。全年全市大牲畜存栏 9.22 万头,同比增长3.02%;生猪存栏26.83万头,同比下降10.75 %;猪、牛、羊肉产量分别为 19413 吨、4845吨、782吨;全年水产品产量 59127 吨,同比下降4.63 %。
表1: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油 料
#芝 麻
花 生
烟 叶
茶 叶
水 果(不含果用瓜)
#柑 桔
蔬 菜 124001
10670
1758
2313
207
367
255146
249078
177826 3.25
-1.08
-5.89
-4.14
-87.45
50.41
-20.15
-20.23
4.9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6]经济结构向优。截至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91家,比上年净增31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87亿元,同比增长11.9%;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76.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6% 。按企业注册登记类型分类: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1亿元,同比增长9.2%;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74.4亿元,同比增长12.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0.24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18.3%。按行业类型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3.89亿元,同比增长33.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52.99亿元,同比增长5.8%。轻重工业结构调整为31.1:68.9,轻工业比重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与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9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5.5%;全年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共完成产值82.23亿元,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56.6% ,比重比上年提高34.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2)。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 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28户,完成施工产值24.32亿元,增长20.7%;实现利润 0.63亿元,增长 -4.5%;税金 0.14亿元,增长 -6.7 %。。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39.9万平方米,增长5.7 %。
图2:2011-201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
表2: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饲 料
软饮料
纱
布
电 石
化学肥料(折纯)
中成药
水 泥
钢 材
铝
改装汽车(辆)
发电量 吨
吨
吨
万 米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辆
万千瓦小时 204560
1205661
5463
2531
273938
126996
12.6
714583
12300
80812
744
426681 6
9.7
-17.8
8.8
-3.2
-32.4
69.3
1.5
-3.7
39.5
-30.8
113.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95亿元,增长20.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8.39亿元,同比增长18.1%。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按产业划分,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完成7.9亿元,同比增长30.1%;第二产业投资完成76.4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04.4亿元,同比增长19.0%。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09亿元,同比增长2.7%;商品房销售面积84573平方米,同比下降64%;实现商品房销售额3.06亿元,同比下降60.7% 。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市新开工项目131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项目22个。汉十高铁全线开工建设,丹阳大道、环库公路江南段一期、江北段建成通车,汉江大桥主塔封顶,汉丹港主体工程完工。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37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7]零售额32.82亿元,增长17.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9.13亿元,增长14.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24亿元,增长13.8%。
图3:2011-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07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1%;接待海外旅游者16.58万人次,增长3.4%。实现旅游总收入58.67亿元,增长21.8%。其中,外汇收入4994万美元,同比下降4.4%。年末旅游景区12个,三星级以上饭店18家。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07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4%。全年招商引资新签合同项目34个,实际到位外资168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6%;实际到位内资55.07亿元,比上年增长24.9%。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2415万吨,货物周转量208760万吨/公里,全社会客运量4030万人,旅客周转量225958万人/公里。年末境内公路里程441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850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83公里。
目前,全市邮电局(所)20家;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2万户,较上年下降3.7%;移动电话用户28.9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5.8万户,较上年增长10.5%。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21亿元,增长14.5%。其中:税收收入8.8亿元,增长9.8%;非税收入4.41亿元,增长25.3%。
图4:2011-2015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增速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5.52亿元,比年初增加27.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148.28亿元,比年初增加15.9亿元。人均储蓄存款32214元,较上年提高了3446元。本级贷款余额142.25亿元,比年初增加9.6亿元。
九、教育和科技
2015年末,全市各类学校96所,在职教师3680人,在校学生47026人。其中,中等专业在校学生356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5354人,小学阶段在校生28107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972人,毕业 2460 人;幼儿园73所,在园幼儿17763人,较上年增加984人。
全年全市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项,申报十堰市以上科技项目15个。其中: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0个; 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3个。获得专利批准85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5年末,全市共有剧场、影剧院2个,文化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3个。电影放映单位3个。电视台1 座,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0.5%。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2个,卫生工作人员358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110人。病床床位3285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平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8]达2.31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达7.1张。
截止2015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51个。全年全市运动健儿在国家级竞赛项目中共获得金牌7枚,银牌7枚,铜牌4枚的好成绩。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9]
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72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27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53元,比上年增长10.7%。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8950人,其中:在职职工31893人,离退休人员17087人;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33369人,其中: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2965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8.1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36020人 。
十二、城市建设、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28.43平方公里。全年自来水厂供水总量达1305.4万立方米。全社会用电量30.43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2%。供应液化石油气1680吨,供应天然气2473万立方米。
年末园林绿地面积[10]1218万平方米,增加25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14平方米,增加0.2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82%,提高0.56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11]达到50.54%。
全市拥有公厕50所,环卫机械29台,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3.17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2.5%。全年PM2.5达标天数达316天,达标率为86.6%;地表水达标率10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679.22吨,氨氮排放量653.44吨,二氧化硫2189.7吨,氮氧化物1668.4吨。
全年工矿商贸企业无人员死亡事故发生,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2%,比上年下降228%。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当年《丹江口统计年鉴》为准。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5年开始将原三次产业分类标准中第一产业类的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类的开采辅助活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调整为第三产业分类。
[4]人口自然增长率采用卫生系统数据。
[5]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组织体,由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类主体构成。
[6]工业数据为2015年12月进度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
[8] 平均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量和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均采用户籍人口计算,执业医师包括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9]社会保障中养老保险人数、失业保险和社会福利类指标不含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10]年末园林绿地面积含武当山18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
[11]森林覆盖率采用林业部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