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红色官山

时间:2021-08-18      


自然与人文荟萃的武当山“后花园”——官山

  刘甲林

  世人皆知武当山,但却鲜知武当山“后花园”—官山。可是一提起吕家河,不知者又寥寥无几。吕家河就为官山所辖,从象征意义上讲,吕家河就是官山的一个缩影。官山镇地处丹江口市西南端,素有武当山“后花园”之美誉。全镇版图301.6平方公里,人口14000人,14个行政村。紧邻汉十高速公路、316国道、襄渝铁路,209国道贯通全境,交通便利。这里群山如花,数峰如笋,大河如练,民歌如潮,美景如画,游人如织,从善如流。吕家河民歌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与武当南神道镶嵌其中。不仅如此,官山还是一块红色旅游圣地,她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伟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已被丹江口市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土地革命时期

  1930年9月,根据中央关于配合一、三军围攻长沙的指示,将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由贺龙任军长,邓中复任政委,开辟了武当山为中心,包括均县、房县、谷城、保康、南漳在内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1931年5月28日均县城解放;8月20日,贺龙来到吕家河泰山庙召开会议,与柳直荀、郭凡、刘鼎、张志新等要员研究政权和军事问题。于是,均县苏维埃政府旋即在吕家河村成立;8月28日,贺龙亲自在泰山庙召开均县县委和苏维埃政府负责人会议,研究苏维埃政府改组有关问题。并建立了吕家河苏维埃区政府,下辖大屋场、西河、吕家河、赵家坪、火星庙、赵家垭、杉沟、分道观计八个乡苏维埃政府。县苏维埃政府改组后,认真执行平分土地的政策,红军干部和地方干部深入到官山、白杨坪、盐池河一带,发动群众普遍进行土地改革。从界牌垭到武当山,南北长100里,东西宽60余里,分配到土地的农民群众有15万人,领取了由县苏维埃政府发放的《土地分配证》,实行“耕者有其田”,确立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1931年9月5日,红三军按照党中央回师洪湖的指示,撤离鄂西北后,国民党反动武装纠集数万人,疯狂地发动了对苏区的“围剿”。 1932年1月红三军撤离官山,姚洪渊率反动民团卷土重来。1月15日同一天内,官山地区的县、区、乡各级苏维埃组织遭到破坏,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袁祖斋英勇献身。敌人占领苏区后,对人民群众进行了血腥镇压,对搜捕到的红军战士、游击队员,苏维埃干部施以惨无人道的迫害,用尽挖心、分尸、活埋、下油锅、刀铡、背火油箱等几十种酷刑,甚至对其家人也不放过。官山区苏维埃政府贫农团主席、红色补充军大队长李祥不幸被捕。2月2日,在吕家河的河滩上,姚洪渊对李祥施行酷刑,用烧红的铁箱子强迫李祥背在身上,顿时血水直流,但李祥仍不屈服。姚洪渊命令刀斧手砍去李的左胳膊和右腿后说:“你叫老子三声爷,就把你那只膀子和腿留下”。李祥视死如归地说:“你叫老子三声黑爷,把老子的胳膊腿都剁了”。结果李祥四肢被砍,宁死不屈,英勇就义,时年32岁,李祥的妻子及两个未成年的儿子  也都被敌人残酷的杀害了。只有五岁的女儿被群众藏在红薯窖里才幸免遇难。在这次保卫均县红色政权的斗争中,牺牲的65名烈士官山就有12名。

  二、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7月,中原解放军突围部队在房县上龛建立了军区和均郧房中心县委,并在官山建立了区委。驻扎在官山的二纵十五旅四十三团,活跃在官山、草店、老营、六里坪、白浪一带,在老白公路上拦截敌军车,破坏公路,捣毁白浪塘、六里坪及均、郧交界的万家岭等多个乡公所。8月26日,中原部队五十七师四十三团孙光团长,率部在官山九道河马池垭,消灭了以胡铁豪为首的国民党均县警察大队及官山乡民团,打死打伤官兵45人,缴获机枪3挺,步枪41支。8月28日,在赵家垭又歼灭来犯的第八区保安副司令沈耀光率领的署保四大队,县保警一、二中队及白浪乡、草店镇国民党军队。其大队长被击毙,打死打伤国民党官兵113名,缴获步枪77支、轻机枪6挺、电台一部、一批弹药及军用物资。中原部队冲破国民党军队重重堵截围攻,给予敌人沉重的打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策应了根据地的创建,开辟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敌后游击战,在官山留下了很多鲜活感人的革命事迹。

  三、改革开放时期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官山镇人民艰苦奋斗搞建设,生产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红三军司令部旧址、苏维埃政府旧址和中原部队遗迹,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2006年以来,官山镇新一届党委、政府大力实施“旅游强镇、生态靓镇、药材大镇、口子重镇”战略,努力构建繁荣官山、生态官山、和谐官山。目前,《武当南神道景区控制性发展规划》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随着省“两山一江”黄金旅游圈的逐步实施,这里已经成为新的投资热土。

  武当南神道是古时神农架、四川、陕西等游客上武当山朝圣的捷径之地,其景区内有方圆百余平方公里的原始自然生态区,百里武当大峡谷,众多风格各异的道、佛古建筑遗址和奇山异石、飞瀑流泉,是城区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官山是一块文化热土。吕家河民歌悠扬纯美,歌手队伍壮观。全村1079人中能唱2小时以上民歌者达80多人,其中能唱千首以上者有4人。歌词5000余首,曲调达79种之多。吕家河民歌村自1999年被发掘以来,先后被省民协命名为“湖北省民歌村”;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北京大学、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将其列为采风实习基地。

  改善民生  官山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头等要务,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实际困难,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廉洁高效的作风取信于民,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仅2007年就投入1200余万元,修路、架桥、建房、发展经果林,实施安居工程等。全镇经济社会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唱响民歌  官山地处鄂、豫、渝、陕、川交汇的道教名山武当山南麓,秦、楚文化交融地,山川秀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民歌交相辉映,旅游资源丰富,是上武当山的捷径之路。境内既有大夷峰、豹儿峰、五朵峰、仙人峰、大明峰等武当72峰之精华,还有磨盘山、教场坪、梨花坪、云雾寨、龙泰山、擂鼓台、红花岩、神仙岩等名胜古迹,风姿奇特,婀娜多姿,引入入胜。近年来官山政府充分挖掘和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武当南神道以4A级风景区为起点进行了开发建设,配套设施正日臻完善,使官山经济社会实现由1999年农业乡镇转型为文化乡镇的第一次飞跃,到2007年,又实现了由文化乡镇转型为旅游乡镇的第二次质的飞跃。对景区内的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规范和支持209国道、武当南神道沿线“农家乐”及商贸服务发展,积极打造民俗休闲区;制定景区管理办法,加强景区生态保护、创造安全、文明、健康的旅游发展环境。

  招商引资  官山镇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招商引资是振兴官山旅游,拉动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才能更好的盘活当地资源。通过招商引资,2007年6月13日十堰市有恒置业有限公司落户官山后,注册成立了“吕家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4A级风景区为起点进行武当南神道景区开发建设。于2007年8月启动了黑精沟栈道新建工程和黑精沟口商务中心、宾馆建设工程,各项建设正按计划热火朝天地进行,吕家河及其它景点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旅游产业的实质性建设,开始了官山经济社会发展第二次质的飞跃。

  (原载十堰党史网2008年8月18日)

  官山各级苏维埃政权建设概况

  聂斌才

  红三军于1931年5月23日解放了均县城后,抽调了一批干部分赴全县大部分地区,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工农革命武装,成立红色政权,创建了均县苏区。
 



 


  均县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农历4月初8建立,县政府设在小店子(浪河店)的福音堂。

  同年农历7月12日,国民党五十一师一五二旅旅长李柱中纠集了黄文兴(均县)、郑三铳(谷城)和汪九麻子(房县)等均谷房三县七个民团约万余人,疯狂围剿我浪河地区各级苏维埃政权。我红军特务连和红补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英勇奋战突围。激战中,红补军第一大队长向百川及苏维埃政府负责人曾宪祖、戴廷玉、杨青生等三十余人壮烈牺牲,致使县苏维埃政权遭到破坏。于是县苏维埃政府旋即由浪河店迁往官山的吕家河。贺龙闻讯后,遂率部由房县速往谷城奇袭了敌五十一师粮仓弹库后,急忙回师均县官山的吕家河。在此,贺龙召集均县县委组织部长郭范等人研究了县苏维埃政权和有关重大问题。

  农历7月18日,均县苏维埃政府开始恢复了正常工作。县政府设在吕家河泰山庙旁的草房街王有顺家。

  县政府主席:袁竹斋                  副主席:刘吉汉  周均仕  李  隆秘书长:张志新                      红军特派员:郭  范妇女协会主席:郭左飞                副主席:罗志荣特务连指导员:郝立华                特务连连长:郝立本官山吕家河区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农历7月18日建立,区政府设在吕家河的泰山庙。

  区政府主席:曾宪民                  副主席:李高生   王麻子秘书:杨××                        经济委员:万波龙通讯员:王有来                      红补军大队长:李  祥(又名李炳祥)妇女协会主席:谢文秀                贫农团主席:李  祥(兼)
 




第一乡(大屋场乡)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农历7月15日建立,乡政府设在秦和礼家。

  乡政府主席:张粉匠                  副主席:黄麻子  刘金堂经济委员:朱才富                    土地委员:陈冬仁   吴光秀秘书:(先)赵关印  (后)胡老五    红补军队长:聂如田红补军副队长:陈道士                贫农团主席:王思德炊事员:袁聋子

  第二乡(西河乡)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农历7月15日建立,乡政府设在西河的泰山庙。

  乡政府主席:乔国真                  副主席:徐开胜均地委员:贾正本  王老天            秘书:李光荣贫农团主席:薛金山                  副主席:贾正本(兼)赤卫队队长:郑大母鸡   聂××       常备队队长:唐老二   张孬娃第三乡(吕家河乡)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农历7月15日建立,乡政府设在大地主姚洪漠家。

  乡政府主席:钱明贵                  副主席:王  兰秘书:张石匠                        均地委员:张德潮经济委员:朱富山                    军事委员:高阳生贫农团主席:钱明德  钱罗善          赤卫队队长:高阳生(兼)  王有富第四乡(赵家坪乡)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农历7月份建立,乡政府设在王四少家。

  乡政府主席:刘大春                  副主席:赵明富秘书:江印洲                        经济委员:赵连珠土地委员:宋德富                    红补军队长:尹治龙   赵连银赤卫队长:刘明合   王法娃
 



  吕家河小学学生在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前传唱革命歌曲



    第五乡(火星庙乡)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农历8月初建立,乡政府设在火星庙。

  乡政府主席:袁文新                  副主席:薛天良秘书:付荣遂                        经济委员:刘富春土地委员:江连生                    红补军队长:袁文才  袁大现赤卫队长:王文贵  蒲桂娃

  第六乡(赵家垭乡)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农历7月初4建立,乡政府设在徐天榜家。

  乡政府主席:厉有举                  副主席:丁良照秘书:丁明珠                        土地委员:徐国正红补军队长:李发昌  陈北亭          赤卫队长:王老九  邵老二第七乡(杉沟乡)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农历7月中旬建立,乡政府设在杉沟的西坡。

  乡政府主席:李有林                  副主席:董大成秘书:(先)秦家书  (后)李志平    均地委员:苏发林经济委员:张明义                    妇女委员:苏戴氏红补军队长:王老九                  赤卫队长:胡古银 常备队队长:杜子  方明理            贫农团主席:冯道  赵科第八乡(分道观乡)苏维埃政府于1931年农历7月中旬建立,乡政府设在陈云阁家。

  乡政府主席:帅金玉                  副主席:江先富粮食委员:杨老头                    均地委员:杨老头(兼)妇女委员:乔二奶奶                  红补军队长:文光起  刘大扇赤卫队队长:李开华                  贫农团主席:周开太  葛朝起同年腊月初八,敌五十一师范石生部和六十九师赵冠英部约2500余人,伙同均光谷三县联防总指挥余希珍所纠合的地方八个民团约3500余人,共约6000之敌大肆围剿官山地区的各级苏维埃政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各级苏维埃政权在同一天内均遭惨重破坏。
 



  红军在官山活动线路示意图

  (原载丹江口市党史办编《星星之火》)

  官山大捷——记中原部队在均县官山的两次战斗聂斌才

  王树声同志率领的中原军区南路突围部队一支于1946年8月突围到鄂西北的武当山区后,迅速宣传、发动群众,捣毁了许多国民党乡保政权,建立了均郧房中心县委,并在武当山脚下的均县官山吕家河建立了官山区委。

  驻扎在官山区的我一纵十五旅四十三团经常出官山,在老白公路草店至白浪一带拦截敌军需车辆,炸毁桥梁,破坏公路,神出鬼没地奇袭敌人,使敌人提心吊胆,昼夜不安。于是,湖北省八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张皓然委任所属六县参议会议长兼各县自卫队总队副,命令其协助县长维护“社会治安”,确保老白公路安全,对我中原部队进行所谓“围剿”。同时,又令保安副司令沈耀先及均县县长徐沛之亲自带队前往官山地区进行搜剿。徐沛之贪生怕死,遂指令靠反共起家爬上县警察大队中队长宝座的胡铁豪带领其中队,纠集官山乡国民兵队打先锋。胡铁豪升官心切,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欣然受命。

  8月下旬的一天下午,当胡铁豪带队行至官山的九道河时,已是黄昏时刻,深山幽谷,一片寂静。胡铁豪得意忘形,口里骂道:“他妈的,连一个新四军鬼影都没见”。话音未落,早已埋伏在河道两侧山腰的我四十三团指战员,听到孙团长一声令下:“打!”顿时,机关枪、手榴弹一齐射向敌人,胡铁豪部措手不及,被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战斗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

  胡铁豪遭到惨重失败后,连夜逃到官山,第二天清晨,遇着带领保安第四大队进官山的保安副司令沈耀先。胡铁豪立即向沈报告了详情,沈大为吃惊,面如土色。但他马上镇定下来,认为官山地势低洼,两山夹河,形如布袋,易进不易出,难以驻守。遂决定从官山屈家湾,经赵家垭,爬上武当山金顶,凭借天险,居高临下,以策安全。

  官山的赵家垭,地处郧房两县边界,是郧、房两县老百姓上武当山金顶朝山进香的必由之路。我军某团在九道河挫败县警察中队之后,深知敌人决不会甘心,必须要调兵遣将,纠集重兵,卷土重来,并预计在赵家垭将有一场激烈战斗。

  四十三团团长孙光,年龄40出头,因有点背驼,战士们喊他孙驼子,打起仗十分勇敢,总是身先土卒,冲锋陷阵,屡建奇功。孙团长向全体指战员作了战前动员后,便在赵家垭部署了袋形阵地,以待敌人进袋聚歼。战士们摩拳擦掌,等待孙团长的命令。孙团长在山垭子上从望远镜里看见四个敌军官骑着白马,后面跟着黑压压的匪兵向赵家垭子而来。走在最前面的敌军官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拎着手枪,一颠一簸,摇摇晃晃进入了我军包围圈,孙团长高兴极了。当几个骑马的军官都进入了包围圈,眼看快上垭子了,孙团长喊了一声:“打骑马的!”“砰!砰!”两枪把走在最前面的骑马的军官打落在地。顿时,敌人乱成了一团,一场你死我活的激战开始了。

  战斗从下午3点开始打响,一直打到6时许。敌人依仗人多、武器好,又能沈副司令带队督战,什么六〇炮、重机枪、轻机枪都用上了,一齐朝垭子上乱打乱放。但我军占领了制高点,居高临下,点射还击,命中率高,打死不少敌人,敌人乱作一团。孙团长看时机已到,喊了声“出击!”将布袋口一扎,四面射击敌人,并高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敌副司令沈耀先见势不妙,弃马跳岩,钻进树林,自个逃命去了。

  围歼中,敌人被打得喊爹叫娘,抱头鼠窜,有的跳岩摔死;有的跪地缴械投降,留下的是一具具死尸和一批枪支弹药。

  战斗结束后,我军立即把在官山区九道河和赵家垭的战斗捷报印成传单,在武当山区到处张贴宣传。这些传单被各地乡保人员撕下转报到专署去,专员张皓然正在召开各县参议长会议,见到传单恼羞成怒,痛骂沈耀先及保安队是饭桶,各县县参议长随声附和地说沈副司令损兵折将真太无能,主张撤销其职务,使在场的沈耀先狼狈不堪。

  9月4日,八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张皓然给湖北省政府发出急电,报告保安第四大队及均县警察队在均县九道河、赵家垭两战役损失情形:

  (一)本署科员李智万,保安四大队通讯队长赵瑞亭被俘,无线电机被匪抢去,四大队长乘马战死。

  (二)保安四大队伤官长二,士兵十四,阵亡士兵二十六,失踪官长二,士兵二十四,损失步枪三十二支,轻机枪二挺,驳壳枪二支。

  (三)均县警察队在九道河、赵家垭两战役伤官长三,长警十,阵亡长警三、失踪二十,损失步枪四十一支,轻机枪四挺。

  (四)官山乡国民兵队在九道河战役阵亡官长一,失踪民兵四。

  9月14日,张皓然又向均县县政府电令:

  均县警察大队中队长胡铁豪前往官山乡剿匪时已黄昏,不知占领良好阵地严为戒备,以致被匪袭击,损失惨重,严惩不贷。

  我军在武当山下的官山区连续取得两次战斗的胜利,大大挫伤了敌人的锐气。不久,房县民团头目夏四少率部前往官山进犯,也被孙团长部击败,逃回房县深山老林中。

  孙团长部在官山连获两胜,受到了上级的嘉奖。不久,他们奉命转移,离开了官山,去迎接新的战斗。

  (原载丹江口市党史办编《星星之火》)

  附:

  九道河伏击战

  1946年7月,新四军图为到鄂西北的部队,在房县上龛成立了鄂西北军区。在军区领导下,均县官山建立了“官山区委”。驻扎在官山的新四军三旅七团,活跃在官山、草店、老营、六里坪、白浪一带,在老白公路上拦截敌军需车辆,炸毁桥梁,破坏公路,捣毁白浪塘、六里坪、及均房交界的万家岭等几个乡公所。

  国民党八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张皓然令所属6县自卫队全力清剿新四军,并出动保安大队协助各县作战。1946年8月下旬,均县警察大队一中队队长胡铁豪奉命率该中队及官山乡国民兵队进犯官山。七团得知后,即在九道河两侧山腰布下伏兵。胡铁豪带着人马耀武扬威地向官山进发,黄昏时分进至九道河。深山幽谷一片寂静。突然,新四军三旅七团团长孙光一声令下:“打!”顿时,步枪、机枪、手榴弹一齐向山下开火,胡铁豪部突遭两面夹击,措手不及,一片混乱中胡乱放了一阵枪,即率残部仓皇逃窜。战斗进行了约30分钟,毙敌20余名、俘敌15名,缴获机枪3挺,步枪23支。

  赵家垭大捷

  胡铁豪在九道河惨败后,连夜逃到六里坪向均县保安副司令沈耀先报告。沈大为震惊,遂带第八区公署保安第四大队、县保警一中队、二中队(一部)及五灵乡、孙六乡、草店镇、老马乡、白浪乡国民兵队,于8月26日再次进犯官山。七团预料胡不会甘心,必然调兵遣将,卷土重来,便在交通要道赵家垭部署了袋形工事。

  下午3时,沈、胡率兵直奔赵家垭。双方相距不足百米时,突然密林里枪声大作,一束束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响,敌还未反应过来,已被机枪扫倒一大片,便溃退到山下。敌依仗人多,装备精良,又有副司令督战,拼命组织还击。顷刻,六〇炮、重机枪、轻机枪一齐向山垭扫来。新四军居高临下,利用制高点多次击退敌人冲锋。沈部伤亡惨重,锐气大减,节节败退。孙光团长抓住战机,指挥反击,沈耀先见势不妙,钻进密林独自逃命。

  此役,新四军三旅七团击毙八区专署科员李智万、保安第四大队大队长黄英杰、官山国民兵队副何仁兴及士兵37名,击伤其军官5名,士兵24名;俘保安四大队通讯队长赵瑞亭等军官3名,士兵44名。缴获步枪77支、轻机枪6挺、驳壳枪3支、刺刀69把、电台1部及一批弹药和其它军用物资。

  (编者摘自1993年版《丹江口市志》)

  李祥烈士

  李祥(1900—1932),又名李炳祥,均县官山乡吕家河村西湾人。世代靠租种地主田地、当长工糊口。李祥从小就受到当地恶霸姚洪洲的剥削压迫,因而对姚洪洲怀有刻骨仇恨。

  1931年8月,红三军在官山地区建立苏维埃政权。李祥积极参加革命工作,被群众推举为吕家河区苏维埃政府贫农团主席、红色补充军大队长,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赶跑了民团团总姚洪洲,并分了姚的田地和财产。1932年1月15日,红三军撤离官山,姚洪洲率反动团队卷土重来。当时李祥受中共组织指派在当地坚持斗争,不幸被捕。同年2月2日,在吕家河沙滩上,李祥被姚洪洲施行残杀,以威胁跟着红军干革命的群众。姚先命刀斧手将李的一只胳膊一只腿砍断,李仍不低头,结果四肢被砍掉。李祥宁死不屈,英勇就义,时年32岁。

  姚洪洲为斩草绝根,将李祥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同时杀害。李祥的5岁女儿被群众偷藏在红薯窖里,幸免遇难。

  解放后,均县人民政府追认李祥为革命烈士。

  (编者据1993年版《丹江口市志》有关内容整理)
 

官山英烈

  岁正海,官山田畈村人,1902年生,红三军九师战士,1931年牺牲于官山袁家河。

  郑先德,官山田畈村人,1902年生,红三军九师战士,1931年牺牲于盐池河大岭坡。

  李德娃,官山袁家河人,1893年生,红三军九师战士,1931年牺牲于官山袁家河狮子沟。

  李荣根,官山松树沟人,1903年生,红三军战士,1931年牺牲于郧县茅塔河。

  张兴唐,官山骆马沟人,1890年生,红三军战士,1931年牺牲于官山官亭垭子。

  郭天保,官山骆马沟人,1906年生,红三军战士,1932年牺牲于均房交界处。

  厉成举,官山新楼庄人,1896年生,赵家垭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牺牲于官山赵家垭。

  丁明珠,官山田畈村人,1907年生,苏维埃赵家垭乡文书,1931年牺牲于赵家垭。

  高阳生,官山吕家河人,1891年生,苏维埃吕家河乡贫农团主席,1931年牺牲于吕家河。

  赵关印,官山吕家河人,1899年生,吕家河乡苏维埃政府秘书,1937年牺牲于房县小池堂。

  (编者据1993年版《丹江口市志》有关内容整理)
 

恶霸姚洪洲

  姚洪洲(1891—1950),系恶霸地主,绰号“一只角”,官山吕家河村人。家有瓦、草房54间,年收租220石,黑木耳400余斤。雇有长工,养有打手,拥有各种枪支百余,把持地方政权,鱼肉乡民。

  姚洪洲幼年读过私塾,青年时学过铸铧技术。1910年在本地充当地主民团的团丁,不久升任团队分队副。次年带兵打死房县反抗压迫的农民丁如意、丁万年、丁富、胡老十等4人。1918年到陕西岳维俊部当兵3年,回乡当大刀会头目。1928年到房县李水康部当团部副官,并加入红帮为新福大爷。

  1931年,姚洪洲任国民党均县六里坪区署剿共分队长,带兵在花栗树阻击红三军部队,打死红军战士多人。后驻扎吕家河一带,专事搜捕红军掉队展示,派人杀死红军战士6人;次年1月将官山苏维埃政权干部陈老二和李祥及其家属杀害;2月又在吕家河杀死红军干部高阳生。

  姚洪洲肆意欺压百姓,奸淫妇女,霸占民产。自1921年奸占高发子之妻达十年之久。1931年高参加红三军后,姚洪洲将高发子的父亲杀死,并霸占其家产。1933年为长期霸占萧权氏,指使期爪牙傅洪喜带兵将萧家围住,打死6人,掠去萧氏田产9石课。在红三军到达官山时,反分其财产的贫苦农民,后来都被姚洪洲报复,共敲诈勒索银元1400元,桐油3000斤,黑木耳1200斤,牛羊猪十几头。

  1936年,姚洪洲任国民党吕家河联保主任,杀死农民3人。为霸占房县梨花坪杨有才之妻,派爪牙崔殿甫将杨有才杀死,将其妻抢回奸污后送给护兵为妻。

  1946~1948年,姚洪洲任国民党关山地方团队后备大队长,捕捉新四军中原突围时在官山掉队的战士4人,残杀在观音堂。1948年4月,其子姚伯祥(号称营长),带100多人在六里坪袭击人民解放军,打死解放军战士15人。9月,姚伯祥伙同国民党反动武装围攻均县城人民解放军时在大坪被击毙。姚洪洲纠合一批爪牙,带步枪8支、手枪4支、机枪1挺,在均房边界一带与人民解放军对峙。均县全境解放,反动团队土崩瓦解,姚洪洲逃到房县九区隐蔽。1949年2月被房县人民政府捉拿押回均县。1950年10月16日在官山吕家河召开公审大会,让群众对其诉苦斗争后,处以死刑。

  (编者据1993年版《丹江口市志》有关内容整理)